星期二, 8月 29, 2006

Mother-to-be Diary

八月份回到美國之後, 事情一件接著一件, 因此懷孕大計只好預定在年底左右發生. 跟醫生約的時間也就不急, 排在 8/22 中午, 而且是要談怎麼懷孕. 搬家的計畫更不怎麼急, 反正小孩都還沒看到一撇. 沒想到就在要去看醫生的前一天晚上, 我老公無意中看到寄來的郵購清單, 以為我買了驗孕測試劑(其實是我買的某廠牌的婦女維他命達到金額,說要送我的), 當場迫不及待地拉著我去找 24 小時的藥房買回來測. 測出來的結果是我懷孕了, 我老公當晚興奮的睡不著, 還一直在網路上看資料. 因為我們兩個原本連試管嬰兒的費用都想好了. 才結婚一個月我就懷孕了, 不是大喜事是什麼?

懷孕有多難先從現在全球的國家的生育率如何來看, 現在很多國家的政府都在準備因應少子化現象的策略. 因為生活環境與工作型態的改變, 越來越多人不孕, 再加上結婚年齡延後, 高齡產婦越來越多, 更增加了生育的困難度. 35-40歲之間的婦女生育機率為 50% 以下, 到了 40 歲之後更是降到 5% 以下, 而且遺傳疾病的發生率在 40 歲以後更是遽增, 所以如果是高齡產婦, 醫生通常會建議做幾種遺傳測試. 而且如果真的要做試管嬰兒的話, 太太得要定期做荷爾蒙注射, 還要抽卵子,每次花上1000元美金還不保證成功, 只能一再期待下一次. 我覺得除非是真的很肯定不想生小孩, 將來也絕不後悔, 要生還是要早點生, 所有的事都可以暫時放一邊, 否則代價太大了.

我發現很多朋友生了一個就不再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帶小孩真的很辛苦, 尤其是如果兩個人工作都很忙. 而且年紀大了要帶小孩會加倍辛苦. 第二個就是太太不願意放棄工作, 懷孕生產期間對於婦女的職業生涯真的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工作型態又不利於懷孕的話, 那得要停止工作一年才有可能. 尤其是現在的女人都期望能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 要停下腳步真的是需要很大的決心. 我的情況是沒的選擇, 因為我自己想要小孩, 我的年紀也到了燃眉的程度, 我公婆更是希望生越多越好. 唯一一個不想要小孩的是我先生, 但是他其實很愛小孩, 只是不願意小孩的束縛. 所以縱使我百般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生涯規劃, 也只好在現實中轉個彎, 結婚之後第一優先計畫就是生育與建立美滿家庭的計畫.

生小孩接著就會考慮養小孩的事. 在舊金山灣區最好的學區是在 Cupertino, 因為地方政府的教育基金是從房地產稅來的, 所以通常地價高的地區, 教育會辦得比較好. 那地區是華人與白人的集中處, 有小孩的家庭都會想辦法買在那邊. 我們原本是到處看房子, 沒有小孩就沒有學區的限制考慮. 但一發現懷孕之後, 頓時把 Cupertino 附近的房子分數拉高, 而且就像天助一般, 我們很幸運地看到一間各方面都很棒的公寓, 當天就租了下來. 那是 Cupertino 市政府的房產, 景觀很漂亮. 附近的生活機能非常方便, 而且我到市圖書館竟然只要過個街就到了. 以後小孩就學也都不用擔心, 更用不著為了這件事而買房子. 尤其是最近美國房地產市場有下滑的趨勢, 每個月付 4-5000 元美金的貸款去買一間上百萬美金的房子實在不值得. 我們可以慢慢看等好時機再出手.

唯一不方便的事就是我先生從此要開20 分鐘的車從 Cupertino 到 Mountain View 上班, 而且我們的高爾夫球場就在 Google 後面, 以後要打球會比較麻煩. 不是 Cupertino 沒有高爾夫球場, 只是我們都很喜歡這邊的場地設備還有師資, 所以不打算換. 這是唯一覺得遺憾的地方.

孕婦的責任就是養尊處優, 吃的很好, 但是都不要動. 我老公現在擔心到什麼事都不讓我做, 每隔兩個星期就有清潔工來打掃房子, 車子也不太敢讓我開, 甚至覺得打高爾夫球對懷孕可能不太好. 因此搬家變成他一個人的事了. 我雖然覺得愧疚, 但是也沒有辦法. 懷孕的頭三個月最重要, 我現在照醫生的說法是已經 6 - 7 星期了, 所以最好要小心. 醫生看到我懷孕了也很訝異, 因為第一次去看她時是今年五月, 當時是去拿避孕藥的, 她還在勸我考慮生小孩的事, 沒想到現在就懷孕了. 當時我有問醫生吃避孕藥會不會造成不孕體質, 她回答我不會, 但通常要停止避孕藥三個月之後才會懷孕. 我五月份停止吃藥, 八月份就懷孕, 因此算是很快的了.

周遭的朋友很多都結婚有小孩了, 所以給我很多實用的建議, 當然也告訴我不少嚇人的事實. 真的是很感謝他們. 我現在很希望能夠生個雙胞胎, 一次把任務完成, 這樣我就可以做下一件事了. 如果老天爺真的賜我一對雙胞胎兒女, 我大概會樂得在小孩滿月時放煙火慶祝吧.

標籤:

2 Comments:

At 11:42 下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恭喜啦 :-D 現在保持心情平和愉快最重要

 
At 12:51 上午, Blogger Shihling said...

Tom, 很高興看到你的留言呢. 你大概是我看過最疼小孩的爸爸了, 所以想當然爾你會在這篇文章留言. :-)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