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2月 16, 2006

One Day in Saratoga

原本只是去辦件事情, 沒想到後來變成 Saratoga 一日遊.

新年快到了, 覺得應該要有些成長性的計畫, 在小孩出生之前(預產期是四月底), 我想要把自己的亞洲口音降到最低, 一方面不影響小孩的語言學習, 一方面對一月份開始的歐洲語言課程(法文與西班牙文)學習會有幫助. 所以我找了ㄧ位語言治療師(speech-language pathologist)幫我分析我的 language pattern. 雖然說這位治療師有進一步的課程(為期15週)可以完全矯正口音並且訓練演說能力, 但是她每小時收費125塊美金讓我很保守地考慮中. 她的辦公室位於Saratoga City某個風景優美的住宅區,附近有不少醫生診所. Saratoga是以白人為主的城市,房價比 Cupertino 還要貴.

在灣區, 每個城市的居住特色不同,集中的族群也不一樣, 比如說, SunnyVale 與 Milpitas 有很多印度人跟中國人, Los Altos跟Saratoga以白人為主, Cupertino 是亞洲人跟白人為主. 美國地方政府通常將徵收的地價稅用作教育經費, 因此地價高的學校通常辦學比較優良. Cupertino 的辦學品質是最有名的, 很多家庭都想辦法搬到那邊. 我老公有個在 HP 工作的朋友就因為小孩的教育租住在 Cupertino, 但是他原先買的房子卻在 SunnyVale. 地方政府為了保障每個孩子能夠分配到的資源, 通常會嚴格控制居住人數, 所以大部分是 Houses, 不太有 Apartments, 即使有可以租, 租金也是非常昂貴. 以 Cupertino 為例, 通常每月租金以兩千塊美金起跳. 另外這些城市的圖書館是我見過最先進的, 美國其他州大多不能比, 這可能跟加州的稅收高有關.

我開始對灣區(Bay Area)的主要衛星城市的房價有興趣是因為我們有計畫買房子. 雖然說這邊的房價動輒上百萬美金, 但是每年以十萬美金的速度在漲, 若不是因為美國房市過熱的話題不斷, 實在讓人很衝動地想買下去. 另外房事跟家庭未來的計畫也很有關, 我們因為有考慮過幾年搬到紐約, 或者請調到東京或是瑞士蘇黎士生活一陣子, 那麼買房子就會變成一種阻礙了. 雖然如此, 我還是打算開始研究房地產的知識, 或許將來有機會用到.

那天看完治療師我打了通電話跟我老公報告情形, 他馬上很熱切地提議我到 Saratoga Downtown 去逛逛, 順便找個好餐廳吃中飯. 我心裡納悶著怎麼回事, 就問他 "Downtown很特別很漂亮嗎?" 他回我說, "其實蠻小的." 我心裡明白了他只是怕我在家無聊, 然後就會吵著要去工作, 老婆心裡不爽老公日子也不好過. 所以我就決定把 Saratoga 好好地逛一逛, 就當作房地產研究吧. 當下馬上決定先到 Saratoga Library 去看看, 再去市政府拿些資料, 然後去 Downtown 吃中飯順便逛逛, 再到處看看房子的規格, 然後打道回府.

第一站選擇圖書館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依賴圖書館的資源很深, 除了書籍之外, 大量的 DVD, CD, 錄影帶影片是我們重要的電影來源之一(除了圖書館, 我們有訂閱 Netflix, 在今年五月之前每個月都會索取至少6部電影來看, 還有不定期地到Blockbuster去租片子). 另外多達百種的雜誌也是我的精神糧食之一. 我們家距離 Cupertino Library 走路不到五分鐘, 而且館內有很多小朋友的資源, 這是我們看中這邊房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到了 Saratoga Library, 首先我很訝異於它龐大的建築, 優美的環境與設施, 但是卻沒有什麼人在使用. 它的位置附近沒有住宅區, 每個人都得要開車才能到, 我猜這也是訪客稀少的原因之一, 跟 Cupertino Library 那種日日人煙鼎盛的情況相比真是差很多.

四處逛逛之後我發現這邊的房子比灣區其他城市都大很多, 很難想像一個家庭主婦怎麼維持, 大概不請全天候的管家是不成的, 而且可能還要加個園丁才行. 從市政府那邊拿的資料可以看出他們對每個房子能夠設計或加蓋的部份有很多限制, 而且這邊的人果然很像白人的風格都很喜歡做 Landscaping, 房子與房子之間距離都很遠, 也沒什麼餐廳跟商店. 反觀 Cupertino 那種亞洲風格, 一間房子大概三或四個房間, 自己加每個月請個 cleaner 就可以應付了. 前院後院沒有大到需要請園丁, 每個月請個墨西哥人來除草整理一下就夠了. 房子之間距離不遠, 跟鄰居的互動也因此較多, 到處都有餐廳或商店. 我覺得生活起來方便舒適多了.

到了 Downtown 真是令人訝異的小, 雖然整體設計很有風格也很漂亮, 但是中午時間看不到什麼人, 也沒有很多餐廳, 倒是美容沙龍跟精品店很多. 我想想可能跟主要的市府建設與商業區都不在這邊有關, 這種安排跟灣區大部分的城市真的很不一樣. 我走進一家法國餐廳吃飯, 諾大的餐廳竟然只有一桌人在聚餐, 然後就是我一個人了. 所以那個主廚一直跑來跟我介紹菜色, 讓我不得清靜, 我最後就決定只給10%的小費. 離開時我只是一直納悶這邊的餐廳怎麼有辦法維持下去, 總不會到了晚上或週末人潮就變洶湧吧?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