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月 11, 2007

Fanatism

Apple 發表 iPhone 當天, 我老公下班時興沖沖跟我說這個消息, 並且直說太酷了, 我們一定要買. 我則是一邊問規格,價錢, 一邊潑冷水, 最後則說 "好吧, 等上市的時候你可以買一隻." 沒想到他竟然回答我 "我們應該ㄧ人買一隻." 我大吃一驚說 "一隻要六百塊美金耶, 幹嘛買兩隻, 我用現在的手機就夠了." 接下來他努力想辦法說服我也拿一隻, 我則是提出一堆規格來抗拒.

老實說, 我並不是 Apple 迷, 我老公才是. 但是他正在逐漸把我變成其中一員. 他自己喜歡, 卻懶得花時間, 所以變成他買給我去玩, 他再問我的感覺. 從 Apple Notebook, iPOD, 到現在的 iPhone, 其實都是他自己想要買的. 每當我帶著 Apple 筆記型電腦到咖啡店去, 還真的被蘋果迷當成同族類熱情對待, 我則是有口難言. 對我而言, 東西是拿來應付我的工作或生活, 規格符合我的需求, 品質跟得上價格, 我沒有特定要什麼牌子的習慣. 比如說 iPOD, 我根本不戴耳機聽音樂, 這東西只是被我丟在抽屜閒置.

很多人對品牌的狂熱對我而言是很異類的. 狂熱(Fanatism)是行銷上很重要的心理運用, 說得技術一點, 叫做品牌忠誠度. 偏偏我身上天生缺乏品牌與偶像崇拜這種特質, 我總是有辦法把人或事正常化(normalize), 看到隱藏背後平凡的一面. 可能因為如此, 我不像一般女人對名牌有種難以自拔的情結, 在我從事行銷工作之後更是認為品牌是 Marketer 建立起來的, 獨具慧眼更重要, 因此我反而花時間做產品的研究分析, 及預測某個不知名的品牌是否有機會名享國際, 而不是光買名牌. 當然名牌所代表的質感我們不能否認, 有需要的時候奢侈一下, 即便是我也不會反對的.

我的電子新產品試用史起源很早, 先別提我早年曾經買過的雜七雜八東西的失敗經驗, 光是以 PDA 手機的經驗來看, 三年前我花了兩萬多塊台幣買了 O2 XdaII, 用的是 Microsoft Windows Mobile System, 頻頻當機, 甚至講電話當中也當機, 讓我對著沒有人在聽的手機講了半天, 這還是那系列手機的第二代勒. 不到一年時間, 又花了一萬六左右買了Motorola 的 Linux PDA 手機, 雖不再當機了, 但智慧功能的使用方便性較差, 而且跟其他的 PDA 手機一樣, 當時的電話網路整合晶片剛出來, 因此效能不好, 講電話的語音品質比一般單純的手機差. 另外, PDA 的電池續久力差, 待機狀態下都撐不過兩天, 如果是微軟的作業系統, 那吃電跟喝水一樣, 每天都得換電池. 因此, 今天不管手機功能再多再好, 只要電池撐不久, 沒辦法支援 GPS 幫助我這個路癡, 我都覺得可以無限期等下去, 等到有一天天使出現.

2 Comments:

At 12:56 上午, Anonymous 匿名 said...

哈!別把以前的拖鞋跟iPhone相提並論

iPhone我也想買,主要在於他改變世界的習慣:
小到對於消費者的使用模式, 大到影響電信的產業鏈(過去, 手機必須要經過系統商驗證)

另一個我想買的是Wii, 這也是一個令人性奮的產品, 小到改變遊戲的習慣, 大到改變遊機的競爭模式(遊戲機就是遊戲用,幹麻像是xBox, PS3把一堆跟遊戲無關的功能整合進去, 硬塞給消費者)

 
At 1:15 下午, Blogger Shihling said...

哈, 又一個 iPhone 迷. 老實說看完 Steve Jobs 的demo, 很少有人會不動心的, 我也是. 只是我太精打細算了, 尤其看到那堆歷史電子產品, 就覺得自己是自然環境殺手.

不過我相信 Steve Jobs 未來會把我的願望加進去的. 那時候我就會買了, 只是等一等而已. :-) Wii 的確是個很成功的產品, 才能在兩大巨頭之中異軍突起. 規格跟價格都切中市場, 正如你所言, 不像 XBOX 跟 PS3 強迫消費者享用一堆功能, 然後價格居高不下.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