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1月 02, 2005

Wealth in Silicon Valley

今天 Google 的股價站上 375, 距離他加入 Google 的股價已經整整漲了 100 塊美金. 換算成現值, 他賺到了 50 萬美金的 stock option. 以短短半年並且不包括薪水與Bonus等等來講, 我是覺得很多, 但是他卻跟我說, 在 Silicon Valley, 這種薪水階級, 都叫做 poor level, 在這裏, millionnaire 比比皆是. 這個論點讓我頓時感覺我弟弟那間還在付貸款上百萬美金的房子, 也不過是貧民階級在住的.

根據了解, Silicon Valley 的財富觀是這樣的:
一百萬美金以下的存款, 屬於 poor level
一到數百個百萬美金的存款, 叫做 medium-class level, 到這個階級為止都是必須工作才能生活
數百個百萬美金以上, 才叫做 rich level, 這個階級已經不一定要工作才能生活

照這種定義, 世界上很多人豈不是赤貧? 難怪很多在矽谷的工程師都想要自己創業, 不管是成功建立 business, 或者是把公司賣掉, 都比較有機會賺額外的大錢. 光領薪水, 生活消費指數又這麼高, 實在很難賺大錢. 但是創業並不是只要有技術就好. 每一次我男朋友說他想變成 billionnaire 時, 我都只問一句話 "what is your business model?" 以前的時代是屬於大資本市場, 沒有充沛的資金投入, 大部份的創業者心中都有一種無力感, 經營事業需要土地, 設備, 原物料, 運輸管道, 做生意的管道模式等等. 一但踏入, 很難回頭, 一旦失敗, 後果也很驚人. 做生意有區域的限制, 法規的限制, 想要做大, 就得要投資, 要投資新區域, 就有風險. 光有技術實力是無法得到投資者的認同, 放心交給你去經營一個龐大的資本事業.

在 Internet 時代, 很多以上的限制都消失或者變簡單了. 因此科技創業成功的例子越來越多. 但是低資本的 business 很容易讓投資者覺得不夠 serious, 而且似乎很 fragile. 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 Internet 公司在成功建立 business model 與 brand name 之後, 逐漸將無形資本轉成有形資本. 對軟體產業來說, 資產就是人腦與智財權, 成功的模式幾乎都是 market share. 而快速攻佔市場的方式就是 catch big new wave. 誰有洞見看到 technology river的流向, 誰就是下一個 Microsoft 與 Google. 但是要能夠完全靠自已囊括市場(不是像 Bill Gates 有個老媽是 IBM 董事會成員可以幫他引薦 Demo 產品的機會, 搭 IBM 的 channel 便車攻佔市場), 就需要一個 brilliant business model了. 就像 Google 以 3-wins 的 business model加上高門檻的技術能力, 快速地在五年後的今天, 成為資本超過 Cisco 的跨國公司. 如果仔細去分析人類使用行為逐漸改變的趨勢(simplicity, PC OS irrelevant, application virtualization), 就會發現 Google 正走在 big new wave 的前端, 快速地攻佔那 hundreds of billions 的市場.

我有個疑問, 創造這種 business model 的能力可以在 business school 中學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