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25, 2005

Cheese

Cheese 對西方人的影響之大可以從超市中上百種的選擇感受到. 品嘗西方美食與紅酒幾乎不可能不碰到. 從早上吃的 Omelette, Bagel 的 Cheese Cream, 中午的 Pizza, Sandwitch, 到晚上的正式佳餚, 到處可以看到. 身為東方人, 剛開始的確感受不太到這個東西的重要性, 只覺得怎麼什麼食物都要加上一點, 那麼多種類也不知道有什麼差別. 但是自從開始研究烹飪與品酒這兩件事之後, 嘗試多了之後就感受到講究的地方在哪邊了. 依照我個人的偏好, 倒是有些建議可以參考. 比如說, 我個人覺得 Sandwitch 和 Pizza 選擇 Parmesan 或 Provolone 口感很好, 雖然大部分的餐館使用 Cheddar. Jalapeno Jack 用來沾洋芋片很不錯, 尤其是辣味的那種. Mozzarella 在義大利餐用得很多, 例如 Pasta, 但在做 Fettucini 時, 我發現 Creamy Havarti 更可以增加 creamy 的濃郁感受. Cheddar 用在 Omelette 則是最搭配的. Cheese 在搭配葡萄酒時, 一般口味越重的(簡單說就是東方人越不能接受的味道), 越適合飲用 body 越 thick 的酒類.

Cheese 可以根據產地, 使用的牛奶種類, 質感(consistency), Style 等等來分類(依據 cheesesupply.com 對超過 700 個不同 cheese 的分類方式). 以產地來分, 前三名是 French, USA, English, 然後是 Italy. 他們代表性的 cheese 有Stilton for UK, Brie for France, Parmesan, Romano for Italy, 美國則是大熔爐, 每個國家的 cheese 都有. 另外荷蘭也有名氣大的 cheese - Gouda, Parrano.

以牛奶種類來分的話:
Cow Milk (323) Goat Milk (55) Sheep Milk (38) Buffalo Milk (1) Mix Of Milks (6) Vegetarian (29)

以質感來分:
Consistency (358) Soft (131) Semi-soft (121) Semi-hard (53) Hard (31) Extra Creamy (20) Crumbly (2)

以 Style 來分:
Brie (30) Blue (52) Cheddar (18) Diet Cheese (24) Feta (12) Grating (10) Gruyere Style (6) Mexican Style (6) Mozzarella (3) Fondue (13) Smoked (7) Spreading (60) Stinky (17) Swiss (24) With Extras (40)

一些特別有名的 cheese 倒是可以做些筆記

Parmesan
Named after an area in Italy, Parma Parmesan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and widely-enjoyed cheeses. Milk used for Parmesan is heated and curdled in copper containers but not before most of the milk's cream has been separated and removed. Curd is cut and then heated to 125 degrees F, all the while stirring the curd to encourage whey runoff. The curd is further cooked at temperatures of up to 131 degrees F, then pressed in cheesecloth-lined moulds. After two days, the cheeses are removed and salted in brine for a month, then allowed to mature for up to two years in very humid conditions.

Gouda Cheese
The traditional gouda from Holland has a mild nutty flavor and a semi- firm texture. It is a long time favorite for cheese lovers.

星期六, 10月 22, 2005

Boston Trip

10/14 抵達美國之後, 除了 shopping, 跟家人會面, 之後就是 10/17 飛到 Boston 去參加 MIT Sloan Candidate Meeting. 因為不想在 Boston 待太久, 我選擇 17 日早上 6:30 起飛, 到 Boston 是下午 3:35, 參加晚上 6:30 的會議之後, 隔天早上再到 MIT 辦點事情, 中午跟朋友吃個飯, 下午 3:30 的飛機回 San Francisco. 但沒想到這一切都毀在訂錯旅館, 也讓我見識到 New England 人的惡劣行逕. 回來之後, 聽我男朋友說才知道 Boston 的人態度惡劣是眾所週知的, 你要開罵才能得到應有的待遇.

因為我的行李沒有事先整理, 再加上旅館還沒訂, 所以我早上 3 點就起床了. 但是就好像老天要阻止我一樣, 我訂不到住的地方, 也找不到朋友的聯絡方式. 過了一個小時, 他起床了, 我叫他幫我找在 Cambridge 的旅館, 我繼續找朋友的電話. 該死的網路在這個時候猛出問題. 找到旅館之後, 我們忙著爭執是不是貴了點及誰該付住宿費, 最後是他贏了 - 由他付. 但是, 也因此忘了 check 這間 Comfort Inn是不是位在 Cambridge.

我坐了六小時腰酸背痛的飛機, 終於抵達 Boston, 在機場等了 40 分鐘的飯店 shuttle, 到了飯店我不禁變臉, 這裏根本不是 Cambridge. 我沉住氣先問櫃台到 Cambridge 要多久, 怎麼去, 那個金髮女人從頭到尾都只給我很短的答案, 連問說到 MIT 的計程車費大概多少, 她都可以回答說,"it depends", 然後我再問, "how much is it like right now?", 她竟然說, "like today the rate is $1.29." 我想先 check in 好了,她竟然跟我說不能 check in, 因為我男朋友以他的名義在網路上訂, 但他沒有把我的名字列在 guest 中. 我氣急敗壞打給他, 但是他把手機給我用, 辦公室又都找不到人. 我看著時間急著要走, 想說只有 6 miles, 就不跟她囉唆, 請她幫我叫車, 先去開會再說. 這一點她倒是做到了. 後來我男朋友打電話給我, 說一切都搞定了. 我就安心地去開會了.

沒想到這個 6 miles 一開變成 18 miles. 只看到我們一直在highway上轉圈, 還經過很長的 tunnel. 我看得開始質問司機是不是帶我繞遠路. 大概是看他講話不清不楚, 我怎樣都很難相信他的話. 不過最後在 $23 時到了, 我覺得還能忍受這個價錢, 就付錢了. 但是結束後回旅館時, 我先是告訴司機到離機場約 3 miles 的 Comfort Inn, 然後一邊打電話問我男友正確的地址, 我再告訴司機是那條路的 Comfort Inn. 他竟然把我載到機場, 等我告訴他不是這邊之後才又繞到旅館. 總共 $60. 我開始罵他質疑他故意繞遠路, 然後堅持只給他含稅 $55. 他以為我是 business trip, 一直要把收據給我報帳. 我一直到隔天搭旅館的 shuttle 到機場時才知道並不是司機繞遠路, 是整個 Boston 的都市設計有問題, 那個環繞都市的 city highway竟然沒有多設計一些 ramp/exit, 所以從 A 到 B 一定要繞上一大圈還要走一段馬路才能到. 這種事情誰想得到?

到了旅館, 那個金髮女人竟然又說不行 check in, 因為 travelcity 沒有傳真給旅館證明我的存在. 這下子我真的火了, 打電話去罵男友. 他不在位子上, 我就留話. 過了五分鐘, 櫃台接到電話說是找我的, 我一接是我男朋友. 我大致抱怨之後, 他要我轉給櫃台, 櫃台的小姐走出來接我手中的電話, 我只看到她的話筒越拿越遠, 我知道他一定是在開罵了. 後來她把電話還給我, 一副很受傷的樣子跟我說, 她不要跟他講話, 她並沒有做錯事, rule 就是要拿到傳真才能 check in. 我拿過電話只簡單地跟我男友說, 旅館並沒有錯, 應該問 travelcity 為什麼沒有照約定傳真過來. 後來他就打電話去修理 travelcity. 過了 5 分鐘, travelcity 的 manager 親自打電話到旅館來, 結果他們是在電話中 confirm 我的存在之後, 就讓我 check in 了, 並沒有透過傳真.

事後我告訴男友, 其實我蠻高興他罵旅館的人的, 但是可惜不是另外那個金髮女人. 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的是, Comfort Inn在美國是不算差的連鎖旅館, 竟然就死守著 rule, 看著客戶到晚上 10 點多了都無法 check in, 也不幫忙想辦法. 而且 information service 做得奇爛無比. 我在美國從沒遇過這種情況. 這次的旅行讓我對 Boston 的印象從 100 分掉到 20 分, 並且這次會議也讓我的 MIT 崇拜幻滅. 我也沒什麼特別堅持要進這所學校了. 我男朋友應該覺得很高興不用再說服我放棄東岸的學校吧.

星期五, 10月 21, 2005

Meeting My Family

我媽正巧在美國幫我弟的老婆坐月子, 因此她一得知我的電話, 就每天問我什麼時候要過去. 原本我訂好 10/25 跟我男朋友去正式拜訪, 她天天打電話, 要我有空就過去拿東西 - 水果, 台灣運過去的麵條, 茶葉等等, 結果就由正式拜訪變成了 Stop By.

星期天我們去 outlet shopping 之後, 就開車去Cupertino. 從 Mountain View 到 Cupertino只要20分鐘, 因此等於一上高速公路就找出口下來. 沿途可以看到 Yahoo, Sun Micro 的建築物. 這是我第一次去, 反而要我男朋友跟我解釋 Cupertino 是怎樣的地方. 他說很多華人因為小孩子教育的關係選擇住在這邊, 另外, Steve Jobs 也住這裡, 讓我覺得很興奮. 住宅都是有前後院的 family house, 比較像靠美國加拿大邊境的環境. 到了我弟家, 果然後院可以打籃球, 我媽說的日本柿子跟檸檬原來是隔壁爬過來的, 這樣就算我們的了, 竟然多到可以用麻布袋裝. 而我男朋友的院子只夠擺一個涼傘桌椅組.

我弟同時有個朋友來訪, 但因為很熟, 反而他也負責招呼我們. 但是這些人都是 engineering background, 果然整個晚餐沒有太多談話. 事後我男朋友也抱怨除了我弟妹之外, 他們都不太用英文跟他交談. 這不是他第一次這樣抱怨亞洲人. 我只能說他們都不善於找話題跟不熟的人聊天, 大家都有問題. 我媽則是在廚房忙進忙出, 她只會說中文, 凡事都要我翻譯. 我弟那個古怪小鬼倒是跟他蠻合的, 進行所謂的 silent communication. 整個會面差強人意, 算是把雙方的 profile 都介紹了一遍吧.

星期四, 10月 20, 2005

Settling Down

原本就打算等我到了美國, 要重新佈置整個 apartment, 但我心中想的是基本的東西應該都有. 可是當我抵達之後, 才發現廚房連個碗都沒有, 冰箱空空蕩蕩, 有的只是書桌, 書架, 一張沙發, 一張床. 10/14 抵達之後就開始密集的採購行程, 但是兩車滿滿的東西竟然還是填不滿空空的廚房. 我不禁開始回想他怎麼過單身生活的.

其實也不意外, Google 把他的生活完全綁在公司. 公司提供三餐外加宵夜,飲料, 點心, 除了健身房等運動設施之外, 竟然還有 laundry room, 沐浴設備. 為了怕精神不集中, 每個人發一個防噪音的耳機, 戴上之後什麼都聽不到. 每個人家中配備ADSL及Access Point, 讓你隨時都可以工作. 現在更誇張的是, 為了怕家中老婆抱怨或單身漢懶得處理私生活, 乾脆設置了 Concierge 人員, 24 小時待命幫忙買東西,跑銀行,甚至接小孩上學,簡直是請了24小時的佣人. 只要一通電話, 我可以使喚他, 他再去使喚別人. 他的生活是日夜顛倒型的, 常常會連續一兩天不睡, 除了工作, 就是跟同事打撞球, 聊他的興趣數學. 當他的老闆第一次發現他整晚沒睡時, 嚇得趕快跟他說 "you are still young, take it easy". 但是他卻跟我說, 奇怪這些人是不是離開學校太久了, 不知道做研究本來就是這樣的嗎? 終於有一天他的 apartment 管理員 Robert 逮到他跟他說, "are you a bear? are you hibernating?" 因為他有住跟沒住差不多.

但是現在為了我, 他必須改變成兩個人的生活. 他的老闆同事都揶揄他從此要過著朝九晚六的規律生活, 也開始注重服裝儀容. 我到了之後緊接著的星期一, 因為 Boston 的旅行出了些問題, 他忙著幫我解決, 頭一次沒交 weekly report. 我問他老闆有沒有說話, 但顯然地, 老闆對他的作息改變了然於心, 也相當體諒支持, 完全沒有說什麼. 大概他也覺得這樣比較能夠在正常上下班時間看到這個員工是件好事吧.

他準備了 15000美金讓我採購, 他的哲學是貴就是好, 否則為什麼貴? 結果在 Cosco 我得要費半天的唇舌解釋為什麼要買 89 元而不是 199 元的鍋具組. 微波爐買了個具有烘烤 Pizza 功能的, Waffle maker 飯店專業在用的, 我不禁想難不成我們要開餐廳? 食物料理機因為價錢是台灣的一倍, 我媽就把我弟弟的那一台先給我用. 沒想到這位先生堅持要自己買, 沒道理的自尊心. 我爸爸的愛心大同電鍋也不肯收, 弄得我很頭大. 每個星期只有週末才能夠採購, 看樣子整個弄好大概要一個月吧.

現在最怕的是我的23箱行李一到, 整個 apartment 會太擠. 當初承租時並沒有考慮到有兩個人, 一房兩廳一廚一衛對單身漢來說很剛好, 但是我一擠進來就顯不足了. 但是這個環境我們都很喜歡 - 寧靜, 安全, 到哪裡都只要 15 分鐘(他的公司, Cosco, Walmart, 中國商店, 圖書館...), 還有院子. 而且我要忙著準備考試, 實在也不想花時間搬家. 他去過我弟弟在Cupertino的房子後, 就問我想不想搬過去當鄰居. 他大概想這樣我比較不想家. 我想從長計議吧, 五個房間又有前後院的房子, 對我們目前並不太需要. 他還因此變成要開車上下班. 目前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呢.

The Trip

照說這趟旅程應該是最困難的一次, 因為我是單身未婚女子打算長久居留在美國, 剛辭掉工作, 又有親人朋友在美國, 正是海關眼中的危險族群. 比起我之前的 business and fun trips, 真是高困難度. 但是, 卻是我這輩子到目前為止最順利的一次. 我飛了三個小時到東京轉機, 再飛了八小時到舊金山, 海關只耽誤了我 10 分鐘, 我就順利地進入美國. 整個過程我覺得好像有個軌道在我面前, 我只是順著軌道在走, 因此沒有任何問題. 連行李超重都輕而易舉解決.

最好玩的是, 在美國海關時我簡單明瞭地告訴他們, 我要搬去跟我男朋友同居三年, 不會長久居留, 然後就把證明文件拿出來給他們. 一個亞裔 officer 跑過來跟我說 "you can't stay for 3 years, you can only stay for 6 months, and extend to a year" "how long are you going to stay?" 然後我就回說 "3 years" 他又說了一次, 然後再問我一次打算待多久, 我仍然回答 "3 years". 然後他就說, " I undersatnd your situation, but there is no formal visa for co-habitation, you can't stay 3 years. how long are you going to stay?" 我的答案仍是 "3 years" 就這樣, 他暫訂了六個月, 然後問我這樣可以嗎? 我當然是一副不太滿意的樣子. 然後又跑來一個白人 officer 翻我的護照, 大概覺得對不起我吧, 一直想要在裏面找到 H1B 的簽證.

至此, 我心中是覺得 gay couple 都可以不斷六個月六個的延期居留, 我當然也可以. 因此, 當我走出機場, 看到蔚藍的天空及男友快樂的笑容, 心中是無比地輕鬆.

Why Blog?

在飛往美國的前兩三天, 我忙得昏天暗地, 打包 23 箱的後送行李之外, 還要決定那些東西是三個星期之內要用到必須裝在隨機的兩個大行李中的, 此外, 銀行, 信用卡, 股票...等等要安排好讓在台灣的親人方便幫我處理, 同時我在美國也可以搖控, 這些事讓我不斷跑進跑出. 只是每當我有機會回到電腦, 總是看到至少 3 或 5 個視窗跳出來在等我回應, 只是我實在沒時間回應. 因此, 把我的美國生活 log 一下未必是浪費時間的事, 至少寫一次所有人都一次看到. 哈! :-)

關於為什麼打包了 23 箱的行李, 可以說明一下. 光是書與文件就有 15 箱, 因為除了 computer 的書之外, 我還有business and marketing books, 還有女性都有的美容時尚, 健康保健相關的雜誌與書籍. 另外, 三箱的衣服與三箱的鞋子應該還不算過份. 還有兩箱的雜物包括我龐大的滑輪鞋. 這就是我在美國的基本裝備了. 當然, 去了之後會有更多東西要購買. 不過我住在現成的房子, 倒是不用擔心像之前留學時, 準備期要長達 1 - 3個月. 更何況弟弟住在 30 分鐘不到的地方, 要什麼都很方便. 我覺得自己真是很幸運. 至於很多朋友的關心, 我想我並不是孤單一人獨闖天涯, 比起很多人要形單影隻地到大陸去工作, 狀況是好太多了. 請大家放心吧.